2023-08-07 09:13:13
豇豆,是廣東餐桌上常見的美味蔬菜,深受群眾喜愛。豐盛的菜肴背后,是科研人員數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。
7月27日,廣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(以下簡稱“省農科院蔬菜所”)受邀參加汕尾市農業(yè)農村局組織舉辦的汕尾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(jiān)管暨豇豆農殘專項治理培訓,豇豆農藥殘留攻堅治理專家陳漢才、黎庭耀等為學員授課。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是廣東重要的蔬菜科研堡壘。其下設的葉菜豆類研究室,自上世紀70年代便開始進行豇豆種質資源收集保存、鑒評創(chuàng)新、品種選育、綠色高效栽培等產業(yè)共性與關鍵技術研究,取得了豐碩的成果。40余載的科研歷程,一代代農業(yè)科技工作者堅守在崗位上,為廣東“菜籃子”產品安全、有效供給提供科技支撐。相關閱讀:尋回經典品種的力量:它何以馳騁二十年?
收集、引進全球豇豆種質資源600余份
省農科院蔬菜所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豇豆種質資源的搜集,從最初的幾十份到后來的600多份,收集數量不斷增多,范圍不斷擴大。
團隊收集的各式豇豆種質資源
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葉菜豆類資源與育種團隊(簡稱“團隊”)高級農藝師黎庭耀介紹,該所是我國較早開展豇豆種植資源收集及鑒評的單位之一,團隊收集的資源來自全國各地,還有來自美國、泰國、日本、韓國,馬來西亞等國家的資源。收集回來的資源通常還要經過田間鑒定和評價,以確定其利用價值。黎庭耀回憶,團隊曾經收集到一些紫紅色的豇豆地方種,這類資源雖外觀獨特,但品質一般,需要通過后期改良讓其成為品質優(yōu)良的品系。在國外資源中,團隊發(fā)現馬來西亞資源的抗逆表現通常會比較好,但由于光周期不一致,馬來西亞的品種一般開花結實比較晚,因此也需要進一步改良,將其用于新品種的培育中。從1978年至今研究室一直沒有中斷對豇豆的研究,幾十年間傳承的資源、技術及經驗,為實現豇豆周年供應提供保障。
研究有突破,優(yōu)良品種層出
基于豐富的豇豆種質資源,蔬菜所科研團隊從基因型、多個環(huán)境下的農藝性狀表型、枯萎病抗性、糖分、維生素等品質性狀入手,對種質資源進行了多維度鑒評,構建了豇豆核心種質。同時,通過正向遺傳學、代謝組等手段,團隊克隆了花青素合成關鍵基因,解析了豇豆莢色著色差異的分子機制,開發(fā)了豇豆莢顏色相關的功能標記?!拔覀冞€組裝了一個高質量的豇豆端粒到端粒的基因組,為豇豆抗病、耐熱、品質性狀等功能基因的挖掘及遺傳機理研究奠定了基礎?!笔∞r科院蔬菜研究所葉菜豆類研究室副主任楊易表示。
截至目前,團隊已選育出了“豐產二號”油青類,肉厚味甜“豐產六號”綠白類,以及“寶佳豇豆”淺青類的豇豆品種,其產量高、質優(yōu)的特性,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和種植戶贊賞,種植面積不斷擴大。特別是豐產六號, 以優(yōu)質高產的特性迅速占領市場,不少農戶紛紛拋棄原有自留種,轉種這一“新秀”。豐產二號、六號、寶佳豇豆、多次被評為廣東省及廣州市主導品種。近年,利用系譜選育的方法,團隊還培育了“順寶豇豆”、“粵寶豇豆”及“穗寶豇豆”等三個潛力豇豆新品系,并于今年5月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和一致好評。
粵寶豇豆
“新選育的品種在豆莢長度上與原先的老品種有很大差別,且品質更好,不易變老。”黎庭耀說。廣東科農蔬菜種業(yè)有限公司總經理姜冬青表示,新選育的3個品種在惠州基地種植已有1年時間,與對照相比它們的產量、抗性、顏色都有優(yōu)勢,當地農戶及客戶都對這幾個品種比較滿意,公司已拿到產品的經營權,準備明年春季在全國進行推廣銷售。不過相較于同為豆科作物的大豆,乃至黃瓜、番茄等其他蔬菜作物,豇豆目前整體的研究仍然比較滯后。楊易表示,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豇豆生產國及消費國,作為科研人員,團隊有責任和義務做好品種選育工作。
廣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葉菜、豆類資源與育種團隊副主任楊易(右二)給農戶講解豇豆栽種注意事項
未來,團隊將利用多科學手段,解析豇豆抗蟲、抗病等復雜性狀的遺傳變異、調控網絡、協(xié)同機制和環(huán)境響應規(guī)律,培育多元化、抗性更強的品種(系),以期更好地應對南方地區(qū)高溫高濕條件下病蟲害頻發(fā)的不利環(huán)境。
輔助豇豆綠色防控,落實社會責任
豇豆農殘超標是影響豇豆產業(yè)健康發(fā)展的重點問題。調查顯示,我國南方地區(qū)豇豆枯萎病、根腐病、銹病、炭蛆病、疫病等病害,薊馬、豆莢螟等蟲害多發(fā)重發(fā),防治難度大。
科研創(chuàng)新成果惠及百姓,是這支團隊的初心和擔當。面對豇豆病蟲害多發(fā)的現實,團隊科研工作人員積極參與農殘治理,深入田間地頭,指導農戶科學用藥,助力保障“菜籃子”安全。在所長謝大森的帶領下,團隊派專家先后于5月31日和7月31日赴汕尾市、揭陽市、汕頭市,對農戶在豇豆種植技術方面的不足進行現場指導,詳細解答如何減少豇豆用藥、科學治理農殘等問題。
所長謝大森(右一)帶隊參加豇豆農殘突出問題攻堅治理督導工作
在培訓課上,陳漢才以《長豇豆綠色高效栽培技術模式》為題,對豇豆的整個生產過程進行了仔細講解。特別對豇豆病蟲害防治適時、選擇適當藥物和用藥安全高效,緊密結合各地各生產季節(jié)等不同生產情況,進行詳細深入講解。在門市端,謝大森和楊易向農資銷售者介紹低殘留農藥,規(guī)范用藥知識?,F場指導中,他們不忘強調藥品登記、用藥監(jiān)管等問題,養(yǎng)成農民規(guī)范用藥的意識。當然,豇豆農殘問題不能只盯住生產過程中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從品種選育、栽培技術、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整個產業(yè)鏈條都需要聯動起來?!拔覀兗纫x育更多抗病品種,也要做好綠色防控,這是對消費者負責的科研工作者應盡的責任?!敝x大森說。對于蔬菜所葉菜豆類研究團隊而言,他們的科研之路還很長,豇豆研究還將持續(xù)攻關。面向未來,他們將繼續(xù)秉承“增產、優(yōu)質、抗逆”的研發(fā)理念, 利用前沿技術,培育出高產、優(yōu)質、抗病蟲的新品種,以科技力量鞏固廣東豇豆產業(yè)。同時,他們也將積極開發(fā)綠色防控技術,推行科學施藥,實現產量、質量與環(huán)保的有機統(tǒng)一,使我們的豇豆產品健康、可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