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delect id="ecz1t"></delect>
    1. 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許可證:61120180013

      陜南年火

      2021-01-29 10:49:22   

      李煥龍

      “三十晚上的火,十五晚上的燈;火兆一年運(yùn),燈照一生明。”在我們陜南山區(qū)的年俗中,“除夕之火”是運(yùn)程之兆。

      居住在秦巴山區(qū)的村民,多住石板房、磚瓦房,因是平房,便有烤火的專用房。大戶人家設(shè)在廂房,一般人家設(shè)在廈屋。因山區(qū)中秋至清明都要烤火,此房便比客廳重要——來客必到火爐邊就座。火爐簡單,墻邊挖一坑,燒柴生火,圍爐而坐,吃飯聊天,喝茶飲酒,其樂融融。

      生火是在除夕下午,多用巨大的樹根或灌木所長的“柴疙瘩”。無論什么,須是干柴——不生煙,有火炭,利于人們共享溫暖。于是,準(zhǔn)備生火用柴,便從夏天開始。村民提前挖了“柴疙瘩”或大樹根,置于陽坡,曬干搬回。到用時(shí),抬進(jìn)火爐邊,用柴草引燃。特別大的樹根,用斧開口,但不剖開,要求完整。

      燃出明火,掛上吊罐,開始燉肉。傍晚將大塊火炭鏟出來,分到不同的火盆中,用于“烘屋”——滿屋生火,溫暖全家。同時(shí),將小塊火炭鏟進(jìn)有木架座子的火盆中,置于八仙桌下,準(zhǔn)備開席。

      席間之火,兩大功能:一為取暖,二為溫酒。取暖之人將腳放在寬大的盆架周圍,可達(dá)“以腳暖身,通體活絡(luò)”之效。溫酒是用燒制的銅壺或土壺,二斤、五斤不等。待酒溫?zé)岷螅褂诖蓧?、銅壺之中供席上用。

      吃完年飯,便行“分火”——再次將火爐中的火炭分于不同火盆,并派不同用途:第一盆放在正堂的“神位”下,煨上酒菜,是敬天地;第二盆放在長者臥房,煨上茶水,放上糖果,是為盡孝;第三盆放在廚房,供勞作者取暖、燒水或燉食品之用;其余各盆,繼續(xù)“暖屋”。

      之后,男主人去取掛于火苗之上、屋棚之下的臘肉,開始“烤肉”:將過年要用的放在一起,把用于年禮的按使用順序掛在墻壁的木釘上,然后取下留存的臘肉,在上面撒上調(diào)味品,放在紅灰邊烘烤;待油泛出后,放于竹籃里晾一會(huì)兒;當(dāng)油與調(diào)味品結(jié)為一體,便高高掛在屋棚上,讓煙火將其熏成“陳年臘肉”。

      接著,開始“送燈火”。取若干土碗或廢舊瓷碗、瓷盆,裝上火炭,隨“送亮”之人一塊到祖墳,給先祖“送火”,表達(dá)孝敬和薪火相傳之意。將火置于墓門前,放好酒菜,再行跪拜和敬香之禮。

      上述“分用”結(jié)束,一家人圍爐而坐,擺上涼盤、果盤,溫上一壺酒,一邊吃喝,一邊聽家長安排過年、拜年事務(wù)。之后進(jìn)行“續(xù)火”,將各屋各盆之火加旺,以利各人沐浴更衣。

      這是一件大事,容不得絲毫馬虎。年輕人忙著續(xù)火、燒水之時(shí),女主人為各人取出過年的新衣,從里到外,從頭到腳,講究全新。當(dāng)各屋有了足夠的熱量,各人便端上盛了熱水的盆子,提上續(xù)用的開水回房洗浴。

      洗過更畢,各自將火盆移至床下,開始“烘床”,并出來向長輩行孝。一時(shí)間,火爐邊洋溢著親情的暖流。

      過了子夜,父母取來煙茶糖果放于爐邊的小方桌上,開始“守火”,也叫“守夜”。后半夜,各處不再用火,爐火不宜再旺,守火之人便不時(shí)敲下火炭,用水澆濕,便為自制的木炭。到了東方破曉之時(shí),木炭多達(dá)百斤,用竹筐或木箱盛好,可供年節(jié)來客、就餐時(shí)使用。

      初一早上,各屋端出火盆,在冷灰之上鏟些火爐的紅灰,倒于通往牲口圈舍的路上和家門通往四方的路口。這樣既利于道路干燥,也借紅灰表達(dá)紅火之意。然后,架起柴草,讓火爐燃起熊熊“早火”,迎接新的一年、新的一天來臨,寓示新年紅紅火火。 

      陜ICP備13005735號(hào)-1 農(nóng)業(yè)科技報(bào)社版權(quán)所有 聯(lián)系電話:029-87031703 m.matteomurro.com
      国产91系列,国内在线精品,成人v片,91视频久久久久